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1年第20期 > 正文
编号:12108652
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和临床护理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7月15日 彭明惠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2138KB,2页)。

     [摘要] 目的:探讨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和护理。方法:急救方法是纠正水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,降低血浆渗透压,去除诱因;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,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,加强胰岛素治疗管理、基础护理、饮食管理,以提高抢救成功率。结果:经积极救治和护理,18例患者血糖控制、病情好转、尿糖尿酮消失出院;1例并发肺炎,2例因脑出血死亡。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。结论:急救关键是纠正水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,降低血浆渗透压,去除诱因。护理重点是加强输液管理,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意识、血压、呼吸、脉搏、心率及每日出入液量;加强基础护理,提高治疗成功率。

    [关键词] 糖尿病; 高血糖高渗状态; 酮症酸中毒; 急救;护理

    [中图分类号] R473.5[文献标识码]C [文章编号]1674-4721(2011)07(b)-121-02

    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(HHS)和酮症酸中毒(DKA)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,其病情发展迅速,病死率高。同时合并HHS和DKA的临床死亡率较单纯HHS和DKA 高[1]。准确观察判断病情和及时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。本院2007年1月~2010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同时合并HHS 和DKA患者21例,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: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临床资料

    选取患者21例,为本院2007年1月~2010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同时合并HHS 和DKA患者,其中,男14例,女7例,年龄24~79岁,平均64.7岁;轻度脱水7例,中度10例,重度脱水4例;意识障碍14例,偏瘫2例,低血压休克9例,肺部感染13例,尿路感染4例,肠道感染2例,2例入院前使用过地塞米松和甘露醇。

    实验室检查:血糖33.3~78.6 mmol/L,平均血糖值为38. 4 mmol/L,血糖(35. 8~78.4)mmol/L,尿糖(++~++++),尿酮体(++ ~++++),血钠145~167 mmol/L,血尿素氮20.0~28.7 mmol/L,血有效渗透压320~526 mOsm/(kgH2O),血肌酐160~1032 mol/L,pH 6.65~7.32,均符合糖尿病并发HHS 和DKA 诊断标准[1]。

    1.2 方法

    1.2.1 急救方法糖尿病并发HHS 和DKA 的急救治疗首先纠正水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,降低血浆渗透压,去除诱因。高渗脱水是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[2],高渗可通过迅速纠正脱水来治疗,酮体和酸中毒、电解质紊乱、高血糖通过补液及补充胰岛素来纠正[3]。①尽快补充等渗盐水,立即给予平卧位,建立2~3条静脉通道;按医嘱快速补液,补液总量一般可按患者体重的10%估计;开始时2 h内输入1 000~2 000 ml,以便较快补充血容量,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。以后根据血压、心率、每小时尿量、末梢循环,必要时根据中心静脉压,决定输液量和速度。从第2~6小时输入1 000~2 000 ml。第1个24 h输液总量为4 000~5 000 ml。②胰岛素的应用,按每小时0.1 μl/kg体重的剂量,经静脉给予速效胰岛素;使血糖以每小时4.0~6.0 mmol/L的速度下降;当血糖降至13.9 mmol/L时改输5%葡萄糖液并加入速效胰岛素,按3~4 g葡萄糖加1 U胰岛素计算,直到尿酮体转为阴性时且患者能进食的情况下,可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,但在停止静注前1 h应皮下注射胰岛素,防止酮症酸中毒再次出现;如开始2 h血糖无肯定下降,提示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,胰岛素剂量应加倍。③纠正电解质紊乱,用10%氯化钾,每小时10~15 ml,24 h补氯化钾量可为3~12 g;每小时尿量不足30 ml,暂缓补钾,待补液后尿量增加再补钾;在补钾过程中需监测血钾及心电图;病情恢复后仍应继续口服补钾数天。④纠正酸中毒:重症酸中毒即:pH<7.1,CO2-CP<10 mmol/L或HCO-3<10 mmol/L时应补碱性液;常用5%的碳酸氢钠50~100 ml稀释成1.25%的等渗溶液静脉点滴;补碱不能过多过快,纠正酸中毒时不宜使用乳酸钠,以免加重可能存在的乳酸性酸中毒。⑤积极抗炎,纠正休克;防治心力衰竭、肾衰竭、脑水肿等并发症。

    1.2.2 护理方法准确执行医嘱,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,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。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,预防继发感染。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意识、血压、呼吸、脉搏、心率及每日出入液量;每12小时留取标本送检尿糖、尿酮、血糖、血酮、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。控制胰岛素经微泵静脉输入的速度;避免在输注胰岛素的同侧肢体采血,以免影响结果;基础护理,口腔护理3次/d;每2小时翻身1次,预防压疮发生,在骨突部位垫软垫,使用气垫床,注意保持床单平整、干燥。转移和放置患者时避免拖、推、拉;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,积极预防足外伤和感染。急性期禁食,尿酮检查3次阴性后,按糖尿病饮食要求给予定时、定量的食物,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;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与饮食的相关性,使其密切配合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经积极救治和护理,18例血糖控制、病情好转、尿糖尿酮消失出院; 1例并发肺炎,2例因脑出血死亡。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,见表1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糖尿病并发HHS 和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,患者均有高血糖、脱水和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,糖尿病并发DKA和HHS往往可以找到确切的诱因,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[4]。本组患者中肺部感染13例,尿路感染4 例,肠道感染2例,患者均有发热的症状。有些合并感染的患者如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,可能会造成血糖的升高,从而诱发DKA-HHS或使其加重。糖尿病并发HHS和DKA病情危重,死亡率高。DKA和HHS的治疗原则包括[5]:纠正脱水、高血糖和电解质紊乱,发现和治疗诱因,避免并发症,防止复发和严密观察。急救关键是纠正脱水及酮症酸中毒,补液量以先快后慢的原则[6],护理重点是加强输液管理,严密观察病情,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,重视胰岛素治疗的护理,加强基础护理及饮食管理,以提高治疗成功率。

    [参考文献]

    [1]张巧,贡明贤,吴丹荣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2138KB,2页)